今天的课上,我们一开始做了一个关于校友是否适合做合伙人的辩论,我们组是挑战组,即认为校友不适合做合伙人。其实一开始我对于这个辩题不是很赞同,我认为其实校友比较适合做合伙人,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做合伙人的条件其实与是否是校友并没有绝对的关系。
对方在辩论中提到的规避风险问题我并不完全赞同,创业就是为了利益,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并不能说明作为校友他就不会利己害人。而其他的关于利益分配、公私不分、地位平等、情感基础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辩论。而同学们似乎都觉得我们的辩论站不住点,这让我感到有些尴尬,不过我也认为如此。然后老师给我们做了总结。校友做合伙人有利与弊两个方面,校友在各方面有相似点,也更加熟悉更好合作,但在利益分配和由于人情关系导致的无法按规定办事也存在弊端,既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完全否定。还提到了关于校风的问题,每个学校的学生都会带上这个学校深深的烙印,让我受到了一些启发。
然后两个小组做了《中国合伙人》的案例剖析,第一个小组的同学演讲能力很好但是分析不够;第二个小组分析的方面很广而且很有深度,不仅有启示还有中西方文化对比,但是表现力不好,不够有说服力。这启示我在做展示时要兼顾表现力和分析度。
之后老师做了一些校友合伙人的案例分享。腾讯五虎将、新东方、携程四君子、复旦五虎将,从这些案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同特质的人在不同的合适的位置上才能合作成功。结论是不能单纯回答校友是否适合做合伙人,而是要满足很多条件。
而任正非和李一男,李彦宏和李明远的案例则启示我要处理好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各种关系。《面对巨人》的片子我在高三时就看过,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大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激发它,而此时一个好的教练就会起到无比重要的作用,这可以类比于老板如何激发员工潜力,有很多方法,但最重要的是鼓舞人心。
通过这节课我学到了很多,而且还第一次做了发言,虽然还有很多不足需要改善,但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