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规律可循的创新
BY 仇赛男(徐汇)
创新是什么?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成了现代社会人人都喊的口号,于是各式各样的创新书籍成为书店的主打以及畅销书,如心流之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的《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日本著名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的《创意脑:用脑科学激发创造力》。当然我并不是在这一这些书不好,甚至我都没有去详读这些书,所以我并没有也没有资格去指摘这些书的好坏。我只是在陈述这样一个以创新为中心的热度现象。甚至有一些书籍会去教我们如何进行创新,比如说知识的嫁接和转移,探索新的课题等等。
不可否认,这些建议为我们培养创新模式提供了一些可圈可点的途径和方法,然而却也导致了我的疑惑:创新是有迹可循的,确然如此。可是,有规律可循的创新那还是创新么?或许只是创新的一种偷懒方式?设想N多年后,我们还在鼓吹创新是在现有的细枝末节上进行一点点的改动,会不会反而养成了社会的普遍知识偷懒行为?
或许,这只是我杞人忧天的一点小想法。从哲学观点上来看,创新是人类对于发现的再创造行为,是对于物质世界矛盾的利用和再创造。从这一角度上来看,创新又是基于现有的实践范畴之内的一种新事物的创造。因此,创新是基于现有知识和物质,其有迹可循性也似乎是符合自然的。
关于如何进行创新的这些建议,在现实生活中,确实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创意,对于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逻辑方法都有很大的裨益。我自己也曾买过一本类似的书,是教我们如何进行创新和创意的,确实是获益匪浅。
但是我想这些建议终究知识一些技术性的意见,真正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还需要我们时刻保持着好奇心,对事物的兴趣,敢于质疑的勇气,以及不断探索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