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伍胜胜诉
----陈伍胜演讲听后感
很荣幸再次听到一位企业总裁的切身演讲,近距离感受到十多年前商业领域的硝烟战火。今天我们挑战组观点是:陈伍胜不值得打这场海外官司;而现实是陈董事长不仅打了这场官司,还打赢了,这让我在听他的演讲时更加的有感触。
首先是个人因素。从陈董事长的出身和早年经历来看,他无疑有着比常人更强的自尊心(早年家境贫寒,受人欺负);而在决定打这场官司之前,陈伍胜就受到对手莱夫顿公司总裁的看不起(恃强凌弱,想要钱势拖垮通领),这显然挑战了陈伍胜的个人尊严,而保护尊严,也是陈伍胜决定将官司一打到底的重要因素之一。据陈董事长的夫人讲述,陈董事长是一个持之以恒的人,选择做一件事情就坚决做到尾这种坚持不懈的性格也为这场长达六年之久的拉锯战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技术因素。针对美国30亿美金的巨大市场,陈伍胜避开市场原有的几项专利,另辟蹊径发明了一个物美价廉的产品,并相继在中国、美国等地申请到专利,然后进军美国市场。对于莱夫顿公司对的侵诉,通领无疑是冤枉的,因为其漏电保护产品从技术方面完全区别于莱夫顿公司(在进军美国市场之前已经找两家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鉴定过,结果是完全构不成侵权),所以说,这场官司,通领占了技术上的先机,增大了赢面。
然后是经济因素。本来通领一家小企业是没有多大财力和一家美国老字号打官司的,但是陈伍胜看准了自己产品迅速占领市场的能力,通过边销售产品赚取资本边用资金打官司的战略与莱夫顿公司展开了利益的博弈,这种战略首先弥补了企业因打官司造成的经济缺口,还顺便将通领的产品推向全美国。
最后是他人因素。善于用人也是一个leader的优势所在,古有小吏刘邦善用张良、萧何与韩信,今有总裁伍胜善用清华北大才子与律师翘楚。产品的设计研发,陈伍胜找到了清华于北大的两名博士助阵,完美地制造出能迅速占领市场并且有别于其他专利产品的漏电保护装置,还放眼未来,能够应用于如今的云计算大数据之中,奠定了打赢官司的技术基础。一个不懂知识产权的陈伍胜跑去美国打官司,在不了解美国律师行业的情况下,两次碰壁,最后遇见贵人(开始不了解美国官司的打法,害怕美国人只收钱办不成事,和两位律师均没有谈妥),夏廷康是中国人,主动找上门来(有渠道联系)直言帮助陈伍胜打赢官司,有了这位知识产权部主任的帮助,无疑奠定了打赢官司的法律基础。
通领胜诉创造了我国同美国知识产权官司胜利第一案。
如陈董事长在演讲之末所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我们不仅从中感受到一个真正的企业家的心胸之宽博,更感受到中国实业在未来更能昂首挺胸,走出国门。
听完陈董事长以及钱院士的演讲之后,也更能领略到创业、为业的魅力。我的感想很模糊,又很多点没有说清楚,譬如市场因素、政策因素、家庭因素等等;希望老师能予以点评。
学生:姚炳 10161584
2017年1月3日